|
國家公布,10月CPI同比增長4.4%,創(chuàng)下近25個月以來的新高。在關注物價上漲的同時,沒有漲價的東西也隨之成了市民熱議的焦點話題。記者調查發(fā)現(xiàn),其實身邊確實還有沒漲價、甚至降價的東西。如公交車、公園、報紙等10年價格未漲,而汽車、電腦、電話費則在10年里降價過半。
1.彩票:2元博500萬
許多網友提出:“2元彩票沒漲,趕緊買彩票吧。”
不過馬上有人反駁:“雖然彩票沒漲,但現(xiàn)在中了500萬,扣完稅在一線城市勉強買個好一點的三房,杯具啊。”
2.電子產品:價格越來越平
電腦、相機、手機等電子產品在這10年來降價很厲害,不少市民深有感受。
最近,華南師大的陳老師買了一臺知名品牌超薄筆記本,“高清,僅重1.4公斤,價格才3000多元”。陳老師覺得非常超值。15年前,陳老師家里新添置了一臺臺式電腦,“那臺電腦采用了最新的英特爾奔騰處理器,要知道當時的電腦都是賽揚電腦”,那臺電腦,花了2萬多元。
3.電話費上網費:起碼省一半
今年起,手機打長途話費降價,移動電話在本地撥打長途電話時,將取消現(xiàn)行疊加收取的本地通話費,每分鐘通話費降低了0.4元到0.6元。
劉先生告訴記者,10年前,剛到廣州,那時候移動話費0.4元/分鐘,而且要雙向收費。現(xiàn)在不僅有各種套餐可以選擇,而且單向收費,通訊費一下子便宜了起碼一半。
10年前,在網吧上網要4元1小時,現(xiàn)在一些網吧最便宜只要0.5元1小時。現(xiàn)在,在家上網包月才七八十元。
4.汽車:開進尋常百姓家
10年前,汽車被稱為“奢侈品”,令絕大多數(shù)國人可望而不可即。司機老關告訴記者,10年前,一輛桑塔納的售價在18萬元左右,而且當時的賣家還很牛:“車價絕無優(yōu)惠,全國透明,你愛買不買!”
不過,隨著中國加入WTO,這種價格堅挺現(xiàn)象在2003年開始“崩盤”。可以說,加入世貿后新車不斷上市,觸動了價格杠桿,廠家無法再采用“固步自封”的價格策略,不得不對其進行浮動調整,以適應市場需求。“現(xiàn)在,一輛桑塔納的價格就是七八萬元,物超所值,普通工薪階層都能承受。”
回想2000年,馬路上可以見到什么車型?捷達、桑塔納、富康被形象地稱為“老三樣”,而現(xiàn)在的新三樣換成了海馬福美來、別克凱越和現(xiàn)代伊蘭特。如今緊湊型轎車的售價大都在10萬元以下,中級轎車的價位也幾乎在10萬元到20萬元區(qū)間。
5.報紙:1元一份越來越重
隨著紙張價格上漲,部分報紙開始調整價格。不過也有不少報紙10年如一日,依然1元一份。廣州報紙價格未漲是市民的共識。
《廣州日報》的忠實讀者王女士告訴記者,與10年前相比,報紙越辦越出色,版數(shù)越來越多,而價格卻一如既往1元一份。每次拿著沉甸甸的報紙,心里就覺得很舒坦。
6.食品:袋裝醋依然一元
10月份,食品類價格和居住類價格成了物價上漲的主要推手。但網民們仍然找出了不少日常食品中不漲價的。如袋裝的醬油、黃酒、普通的鹽,跟10年前一樣,還是大約1~1.2元每袋。
各地網友趁此懷舊,紛紛把兒時的小食品搬了出來,發(fā)現(xiàn)不少十幾年未漲價。如NOYOKI棒棒糖還是0.5元1根,小浣熊干脆面一直都是1元1袋,海碧汽水數(shù)年如一日1元1瓶……網友紛紛感謝這些陪伴自己多年,現(xiàn)在依然堅守價格的幼時伙伴。
7.公交車:多坐可打折
公交車沒有漲價,成了各地市民的共識。從今年1月1日開始,廣州市公交優(yōu)惠新方案出臺,公交、地鐵乘用15次后六折,BRT票價從原來的2~6元改為統(tǒng)一2元。
與之前相比,廣州市公交線路票價已經14年未上漲了。14年前,公交票價2元,油價還沒超過1元/升,14年后的今天93號油都要6.8元/升。
8.公園:免費公園越來越多
在越秀公園、流花湖公園,隨處可見鍛煉身體的老人、其樂融融游樂的一家三口。
公園免費讓市民越來越貼近綠水青山。
現(xiàn)在的廣州,在211個公園里面,免費公園達168個,約占總體公園數(shù)量的80%。而在10年前,免費的公園寥寥可數(shù),如人民公園、青年公園等。
現(xiàn)在廣州城區(qū),公共廁所基本實現(xiàn)全部免費,公廁的費用將由市區(qū)財政埋單。 |
|